11月8日下午,借助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线上“学马列、读原著”,同上一堂经典导读课的平台,我院在第一教学楼101开设分会场,与武汉大学amjs60885金沙·主頁欢迎您等数十家amjs60885金沙·主頁欢迎您的老师们开展网上集体备课,一起探究“学马列、读原著”的主题。北京大学哲学系聂锦芳教授带大家从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中“费尔巴哈”章的读法这一视角,认识“马克思主义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“新哲学”。陈宏滨老师、李伏清老师、方俊老师、汤美萍老师等40多位师生共同参会。
聂锦芳教授从三个方面对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中“费尔巴哈”章展开了导读:
第一,读原著要根据写作过程来读,以便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。学习马克思主义,应回到原著中,把握写作的全过程来理解原著的主旨。读原著很难,最难的在于很多研究者不愿回到马克思的著作、手稿以及笔记中去把握真实的马克思主义,可见“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”。
第二,聂教授解析了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通行版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这一奥秘,这是恩格斯的简单版本即通行版本与马克思原著之间的区别。事实上,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唯物主义,马克思在转向唯物主义又超越一般唯物主义的过程中,受到唯心主义的很大启发。
第三,聂教授特别强调“费尔巴哈”章的最后十八个段落的核心词:现实的个人和共同体及其相互关系。共同体下的人不是个性的人,而是偶然的人,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,个体离不开共同体,而社会会塑造个体,把个体的各种个性剥离,成为社会的人。人类的历史始终是个体发展的历史,而社会又是普遍人的历史。分析为什么说人既是历史的“剧中人”又是历史的“剧作者”。
最后,聂教授综合解答疑问,鼓励青年在做学问的过程中,要从文本、思想和现实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逻辑,学好德语和英语等,利用好外文的资料和文献,鼓励独立思考。
聂教授线上的精彩导读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,引发老师和同学们新的思考和讨论。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,也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。把握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这个重要方法,真正学懂、学透、学通马克思主义,有助于我们理论联系实际,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为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。
作者:张艳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