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js60885金沙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党群建设 学生工作 社会服务 政策文件

【庆祝建团100周年系列宣讲】《我的青春我的团——团史故事青年说》第五期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5-14浏览次数:

5期:“最年轻的一大代表——刘仁静”

撰稿:李歆雅(星火学生宣讲团)

校勘:姜雯(星火学生宣讲团)

脚本:徐浡洋(星火学生宣讲团)

审核:李伏清老师

制作:湘潭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

宣讲:湘潭大学星火学生宣讲团刘静远

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名叫刘仁静,他16岁考入北大,19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诞生。

刘仁静生于1902,祖上是开杂货店的,父亲考中秀才后在家里开私塾谋生,母亲是位温顺的家庭主妇。刘仁静在家里是长子,父亲就把自己没有完成的科举志愿寄托给了儿子。刘仁静3岁开始识字,小学毕业后,刘仁静考入了英国教会办的一所远近闻名的语言学校,因为家庭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,两年后转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就读三年级,也在这时期,他遇上了亦师亦友的恽代英,刘仁静景仰他,被他火一般的热情所感动,加入了先进青年学生在校创办的“互助社”。在学校刘仁静不仅扎实刻苦地学习,因为较早接触英文,这为他打下了较好的英语基础;他还积极接触一些当时比较进步的刊物,如《新青年》、《甲寅》、《学生杂志》、《科学》等。刘仁静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新思想的影响,很快便成了《新青年》刊物最忠实的读者,在这位少年人的心中埋下了爱国种子。

16岁那年刘仁静考入北大的物理系,本想就当个物理中学老师,可是当他阅读那些新思潮的作品,少年心中的种子便破土,发芽,向着光生长,他决定转入哲学系。转系后,他博览群书,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的著作,深受胡适、李大钊的喜爱。但是贫寒的家庭无力支付高额的学费,为了能继续学业,当时北大的教授胡适、李大钊都给他写过拖欠学费的保单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还保存着李大钊亲笔写的一张字条:“刘仁静同学学费先由我垫。李大钊。”

刘仁静在北京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,1919年6月3日,刘仁静在街头演讲时,被警方逮捕。17岁的他面对铁窗生活毫不畏惧,李大钊夸他:“小小年纪肯奋斗。”这时的刘仁静已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,为五四运动冲锋陷阵,或许在后人眼中这样的行为不免有些不稳重不成熟,可是在那样满目疮痍、麻木不仁的中国,这位少年身上的莽撞,正是他表达对祖国的爱的独特方式。所幸它的满腔热血没有被辜负,1921年7月,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19岁的刘仁静出席了“一大”会议。

其实刘仁静能够出席一大会议,是有着偶然性的。当时中共一大召开时,按照原定计划北京代表应该是由张国焘和李大钊去,因为李大钊是建党的创始人,所以他的名额是固定的。而为了帮助学校老师讨要薪水,李大钊无法脱身。只好另寻他人,先是推举邓中夏去,可是他忙着给长辛店办工人学校,走不开;又推举罗章龙去,可是当时他忙于铁路工作,也走不开,最后就把这个名额给了刘仁静。当时谁也想不到这次会议将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。

刘仁静因为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底,在会议上他承担起了翻译的工作。也因为刘仁静对于马克思主义也有着较深的认识,被戏称为“小马克思”。在一大会议上,刘仁静初生牛犊不怕虎,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小就不敢说话,相反他和李汉俊在会场上唇枪舌剑,互不相让,而且整段整段地引用马克思主义原著,让与会人员瞠目结舌,要知道当时的李汉俊早已是全国著名的马克思理论家。这不免看出刘仁静深厚的理论基础。在中共一大上,刘仁静不仅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当翻译,还与董必武、张国焘、李汉俊、周佛海共同起草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等大会文件。

中国共产党"一大"闭幕以后,刘仁静激情高涨,成了马克思主义忠实的追随者。与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了"马克思学说研究会",潜心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。1922年于北京创办刊物《先驱》。建党初期,中共还没有全国性的刊物,《先驱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中共中央宣传窗口与阵地的作用,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做出重要贡献。

刘仁静与我们共青团的建立也有很深的渊源。早在1920年春,刘仁静加入了上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3年7月,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,刘仁静被推选为团中央总书记。为推动团的工作和激励青年的爱国热情,刘仁静先后在《中国青年》、《向导》、《民国日报》等刊物发表近百篇激发青年积极向上的文章。

可是这位充满激情的革命青年却在历史的洪流中迷失了航向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刘仁静在思想上走向“托派”,成为“托陈取消派”分子,被开除党籍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投靠了国民党,幸好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迷途知返,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。1987年8月5日因车祸去世。


热门排行最新发布